早在小饅頭還沒一歲時就有了幼幼拚圖,說明上寫著適用於3歲的孩子,所以…如果不想拚圖被孩子吃掉的話,通常當媽媽的不會想過要很早就讓孩子接觸拚圖,因而這組幼幼拚圖一直躺在架子上等著小饅頭長大~
一直等到小饅頭一歲九個月左右,可以自己把袋鼠媽媽的肚子(下圖)準確無誤的放到正確位置時,才選擇讓他嘗試看看。
剛開始讓小饅頭接觸拚圖時,會先看到一隻小手拿著圖塊不斷硬塞在不對的位置上,這情況並不是因為孩子很笨~~~而是小饅頭還沒找到方法
同時也因為拚圖是多重發展的學習益智啟發工具之一,它兼備了
手眼協調的能力
手部肌肉的練習
邏輯思考整合能力
記憶力
專注力
觀察力
耐力
面對挫折的能力
諸多的優點顯示著拚圖很適合當學習的教具,但真要說拚圖最大的優點~~~我個人覺得就是可以讓小孩不會一直來吵媽媽~哈!
【影片說明】小饅頭一歲十個月挑戰四片拚圖
目前小饅頭完成100片拚圖約要25分左右,60片的約9分鐘,全部的拚圖約有七、八組,玩一輪就得花掉不少時間~
而小饅頭對拚圖喜愛的程度,他能早上玩一輪、下午再玩一輪、晚上想到再來一次,一天花費四個小時以上的時間。
其實小饅頭一直是個好動的男孩子,最喜歡玩球~~~但只要一玩起拚圖就能的投入,很難相信一個還不到三歲的孩子現在能有這樣的專注力~自然當媽媽的能樂得輕鬆!
綜觀而言,拚圖的好處多多,除了對孩子本身的發展相當有幫助以外,還能減輕媽咪的負擔,可謂是一舉數得。
然而大人們玩拚圖是屬於技巧性的,會把同顏色的、邊緣的、分門別類先處理。
但在孩子的世界裡,他們是很直覺的拿到什麼就放上去,有時候會從中間開始拚,有時候會突然放置一個讓人摸不著頭緒的位置,即使大人想下指導棋他們也只會用自己的模式。
那麼~~~既然孩子不會用大人教導的方式,這篇文章還要說什麼?
其實本文主要說明的是如何引導、建立孩子對拚圖的信心,進而能喜歡、沉浸在拚圖的世界裡!
【照片說明】東一塊、西一塊、中間再放幾塊,大人也會被打敗!
ps:並不是對拚圖沒興趣的孩子在發展上就容易有問題,因為「不喜歡拚圖」和「不會拚圖」是不同的。
許多家長興緻沖沖的把拚圖買回來以後,一嘗試可能會發現孩子玩一下下就想放棄,無論大人如引導、費盡唇舌的說明顏色的對比、形狀的差異、最後甚至是威脅加上利誘,孩子還是三分鐘熱度不給大人面子、不然就是怎麼也無法領略拚圖技巧,到最後不是拿來亂丟就是被分屍,鮮少會有好下場~~~
其實大多數的孩子都有能力組織構圖的能力,常常不愛拚圖的孩子是因為不想面對挫折,或說是無法從拚圖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,進而對拚圖世界興趣缺缺。
所以到底要如何讓孩子喜歡上拚圖及如何選擇適合的拚圖,可以從幾個問題來解答。
問題一:什麼時候可以讓孩子接觸拚圖?
讓孩子接觸拚圖並沒有太明顯的年紀限制,因為每個孩子的發展不同,很難說是幾歲比較適合,在廠商的建議年齡上即使是幼幼拚圖也是寫三歲以上,但就我個人的是大致可以兩個部分參考
1、當孩子不再會拿到東西就往嘴巴塞:
拚圖有很多種類,但無論是塑膠、紙、竹、木頭的材質,還是多少會有不好的物質,所以等待孩子過了口慾期後會是比較適合的時間。
2、當孩子對『角度』有認知的能力:
在說明之前先看到這張圖片上的玩具,大多數的家庭可能會買類似這種小玩具給孩子,小饅頭是在一歲九個月左右可以「每一次」都完全正確無誤的放到正確的位置
當孩子已經能理解「角度」的不同時,我們可以知道他對立體的角度已經有概念,這時候要轉換為平面角度去挑戰拚圖~自然很有機會成功了
問題二:如何幫孩子選擇適合的拚圖?
1、選擇他喜歡的動物、卡通圖案
小饅頭很喜歡湯瑪士小火車,原因是小火車的『臉』很大~也許是因為孩子的世界是從自己身體開始探索,所以他們對「臉」、「手」、「腳」會比較有概念,當小饅頭拿到拚圖時幾乎都是從臉部開始拚起,之後才會從旁開始擴散。
【照片說明】就是愛大餅臉
2、不規則切割的拚圖 或 嵌入式拚圖
平面拚圖的種類大致上分為規則、不規則切割,大多數的孩子會先對角度先有概念,再大一點對整體顏色的認知才比較會有辨識的能力,所以這時候可以選擇像這樣的拚圖
【照片說明】不規則四片拚圖
【照片說明】嵌入式拚圖
如果是買這種的拚圖,很容易就會變成這樣
【照片說明】上下拚反了還是能放進去
3、有底板的拚圖
沒底板的拚圖並不適合入門,一開始我們可以把墊子拿來描繪一下,讓孩子了解拆開時的拚圖樣子,就能更清楚知道每一片拚圖的形狀差異。
問題三:如何引導孩子把拚圖放入正確的位置
1、先從拚對一片開始建立孩子的成就感
如果是選擇幼幼版4片拚圖,我們先讓孩子看看完整的拚圖圖案後,再拆掉,大人先示範先把三片拚好,留下一塊讓孩子自己嘗試,切勿一開始就急著挑戰全部完成,若是選擇嵌入式的也請保留一片讓孩子先嘗試。
2、轉轉轉
一開始讓孩子接觸拚圖時,大概會看到孩子生氣的拿著圖塊不斷硬塞在不對的位置上,這時候提醒他或是示範「放不下去要轉一下」。
3、掌聲鼓勵
孩子在學習拚圖最需要的是成就感建立,沒有成就感的東西會讓孩子想放棄,所以在一開始建立信心是很重要的,再說其實有許多小朋友並不是不會的拚圖,而是不知道怎麼面對拚圖帶給他挫折感。
【照片說明】開心~小饅頭拚好了!
4、不要急於增加片數
幾次後當孩子能把一片拚圖放到正確位置,可以把四片拚圖的角度都輪過幾次,讓孩子對四片拚圖的角度都熟悉後,我們再觀察他是否可以再進階拚二片,接下來以此類推,直到孩子能自己完成四片拚圖。
【照片說明】漸進式引導~兩片空白
【照片說明】漸進式引導~三片空白
問題四:如何進階到規則拚圖
當孩子能獨立完成拚圖時,會對自己完成的「作品」會很有成就感,常常不用大人叮嚀就可以自己反覆的把拚圖拆掉再重組,有時候大人想雞婆幫忙,常常還會被孩子阻止!
等孩子可以很快的完成四片拚圖後,我們能再試著再讓他拚五、六、七片拚圖。
小饅頭在這個階段,曾有幾次晚上不睡覺還在抏拚圖,即使我已經燈全關了,想藉此讓他不能玩去睡覺,沒想到小饅頭在毫無光源的房間依然能把七片拚圖完成~讓大人都覺得…實在是太厲害了!
接下來當我們確定已經建立孩子的信心以後,這時候拚圖對孩子而言不再是這麼難以觸碰的東西,我們就可以更進階的讓孩子能識別角度以外拚圖所要的條件,比如像顏色對比、圖案連結、全圖概念等等,像臉的圖塊,可能是由二、三片拚圖所構成,把本只有從「角度」的概念慢慢擴大。
一般我不太會建議選擇跟「字」相關的拚圖,那是因為圖像記憶是比較容易上手的,就跟在臉書上的點閱率一樣,圖片比起文字敘述的更容易吸引人。
一開始可以先從十片以下的規則拚圖開始,先陪孩子拚過幾次,讓他熟悉、習慣、記憶位置,這時候孩子可能會有一點挫折感,但他還是會想要去克服,因為先前的拚圖經驗讓他知道可以先從角度著手,他可以十片拚圖中可能拚錯二、三片,但7成的正確率再配合練習,他會慢慢了解在拚圖中會有兩、三片角度長像相同,只需要記住位置、對應顏色就自己可以完成的。幾次以後,發現孩子已經可以慢慢的可以從顏色、位置去了解怎麼拆解、組合規則拚圖。
【照片說明】二歲四個月挑戰16片規則拚圖
【照片說明】進階20片規則拚圖
小饅頭在2歲8個月左右已經開始玩60片的拚圖,當時還不甚熟悉大多是大人陪他一起完成,一直到2歲11個月左右能玩成一百片拚圖時,再回頭玩60片拚圖只花了九分鐘不到~
【影片說明】小饅頭2歲11個月挑戰60片拚圖
【照片說明】兩歲十一個月小饅頭首次獨立挑戰一百片成功,花了一小時又20分鐘
但過沒幾天,時間就縮短到只需要二十幾分鐘就能完成了
【影片說明】
問題五:進階到無底板拚圖
當進階到規則拚圖時,孩子已經能了解顏色對比、人物結構、圖型的整體感,不再局限自己以角度為優先時,這時候代表孩子已經可以進階到沒有底板的拚圖了。
這中間的銜接期因應每個孩子的認知發展不同,並沒有太一定的時間,所以大人們也不用太急著想讓孩子不斷的往難度更高的挑戰。
【照片說明】沒有底板我照拚!
小饅頭每個階段的拚圖都花了二個月左右,在初接觸時甚至是超過半年的時間都在玩幼幼拚圖及嵌入式拚圖,幾乎是到了把拚圖快完爛了再換12~16片,這期間除了沒找到更適合的以外,也是不想冒冒然的一直挑戰高難度,所以從一歲十個月的4~7片幼幼拚圖,直到快三歲時才開始玩100片拚圖,目前暫時還不會再挑戰更難的200片,但我想在不久的將來~小饅頭應該還是能挑戰成功的!
最後~希望本篇的說明可以讓看到的朋友們~家家都有小小拚圖高手!